AG官方网站

您在这里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行业资讯

行业资讯

建筑业加速向绿色智能转型

宣布时间:2022-12-27

回首即将已往的2022年,建筑业经受了疫情等各方面的考验 。随着市场情况的变革,建筑业转型迫在眉睫,建筑业以科技立异为引领,推动行业向工业化、绿色化、智能化转型升级 。

装配式建筑促生产效率提升

近年来,我国大力生长以装配式建筑为代表的新型建筑工业化,推动“中国建造”优化升级 。一批自主立异软件崛起,装备水平不绝提高,一系列世界顶尖水准建设项目成为“中国建造”的醒目标记,建筑业从现场搅拌砂浆、“满面尘灰”的古板作坊式时代,生长到“像造汽车一样造屋子”的建筑工业化时代,正在向数字建造时代迈进 。

建筑工业化让建造从工地走进工厂、从建造向制造转型 。中建科技集团有关卖力人告诉记者,他们大力生长建筑工业化,数年前便开始制造基地全国结构,目前拥有24个新型建筑工业化制造基地及海内领先的智能化生产线 。

以中建科技深汕装配式建筑智能工厂为例,全厂共配置生产线17条,拥有双皮墙板、预应力构件、预应力叠合板、预应力双T板、墙板、牢固模台、钢筋、混凝土等自动化生产线,可生产梁、板、柱、楼梯、阳台及种种预应力构件,设计产能22万立方米/年,能够满足200万立方米/年的装配式建筑需求 。

钢筋绑扎智能机械人已经在深汕装配式建筑智能工厂运用,钢筋绑扎智能机械人可自动识别与定位钢筋网笼节点,通过工业六轴机械臂、工装夹具、旋转事情台、集成控制系统等软硬件,实现了飘窗钢筋网笼的自动加工,生产效率提升了4倍,良品率提升至95%以上,实现了高效生产、宁静生产、高质量生产 。

装配式建造推进了建筑业的节能减排和生产效率显著提升 。以北京亦庄蓝领公寓项目为例,项目高32米,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,整体装配率达92% 。由于建筑的90%已在工厂完成制造,施工现场可免湿作业,可节水70%,实现零污水排放;免焊接等工序,可节电70%;免搭建脚手架,可减少80%的建筑垃圾;建筑质料可拆卸、可接纳,可循环利用率抵达90% 。现场6名工人配合1台塔吊,每小时可完成4个箱式衡宇吊装 。如果4台塔吊同时作业,一天可完成88个箱式衡宇的吊装,吊装精度可控制在5毫米之内,建造速度比古板建造速度快60% 。

日前,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宣布了《装配式建筑生长可复制推广经验清单》(第一批),装配式建筑将从政策引导、技术支撑、工业生长、能力提升、监督治理、立异生长等方面寻求新的突破 。

目前,全国已有20多个省份出台了装配式建筑相关的帮助政策和补贴制度标准,将助力装配式建筑的蓬勃生长 。业内人士预计,未来,雄安新区80%至90%都是装配式建筑 。北京市仅包管性住房的装配式建筑规模已抵达很高比重 。装配式建筑将成为未来建筑行业主要的建造方法,也必将迎来行业新的增长机缘 。

加速清洁低碳转型

有关数据显示,我国建筑全历程能耗占到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45%,碳排放量占到全国排放总量的50.6% 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,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,推进工业、建筑、交通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 。2022年,我国绿色建筑生长稳步推进 。

加速绿色建筑生长是建筑领域清洁低碳转型的重要抓手 。截至2022年上半年,我国新建绿色建筑占比已超90% 。《“十四五”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生长计划》提出,到2025年,城镇新建建筑全面建成绿色建筑,建筑能源利用效率稳步提升,建筑用能结构逐步优化,建筑能耗和碳排放增长趋势获得有效控制,基本形成绿色、低碳、循环的建设生长方法,为城乡建设领域2030年前碳达峰涤讪坚实基础 。

2022年9月份,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曾对2022年度第一批三星级绿色建筑标识项目进行公示 。凭据新版《绿色建筑评价标准》,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由宁静耐久、健康舒适、生活便当、资源节约、情况宜居5类指标组成,每类指标均包括控制项和评分项,且统一设置加分项 。当满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的全部控制项要求时,绿色建筑品级应为基本级 。当总得分划分抵达60分、70分、85分且满足相应星级绿色建筑的技术要求时,绿色建筑品级划分为一星级、二星级、三星级 。

从2022年度第一批三星级绿色建筑标识项目公示中可以看出,关于民用建筑而言,获得星级绿色建筑标识须考察一些要害技术指标,包括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强度,围护结构热工性能,严寒和严寒地区住宅建筑外窗传热系数降低比例,节水器具用水效率品级,建筑隔声性能,室内主要空气污染物浓度,外窗气密、水密、抗风压性能,全装修绿地率,年径流总量控制率,可再生能源利用率,非古板水源利用率,绿色建材应用比例 。

生长绿色建筑,离不开立异技术手段 。目今,利用先进技术使建筑爆发的能量凌驾自身运行所需能量,建造产能型建筑,也是推进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的重要偏向 。“光储直柔”建筑正是产能型建筑 。国务院 《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计划》提出,建设集光伏发电、储能、直流配电、柔性用电于一体的“光储直柔”建筑 。

位于深圳的深汕特别相助区中建绿色工业园办公楼是一座“光储直柔”建筑 。这座“光储直柔”建筑,将屋顶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爆发的电能贮存起来并实现柔性使用,运行一年多来,节约用电超10万千瓦时、节约标准煤约33.34吨、减少碳排放超47%,相当于植树16万平方米,实现了建筑由能源的消费者向生产者、存储者与调理者转变,使建筑成为一座“绿色发电厂” 。不少业内人士认为,“光储直柔”建筑将是未来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生长的一个主流偏向 。

智能建造助力高质量生长

目今,智能建造已成为建筑业生长的一定趋势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,是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 。2022年,智能建造加速推进 。2022年11月份,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北京市、天津市、重庆市、河北雄安新区等24个都会列为智能建造试点都会,试点为期3年 。

智能建造是通过盘算机技术、网络技术、机械电子技术、建造技术与治理科学的交叉融合,促使建造及施工历程实现数字化设计、机械人主导或辅助施工的工程建造方法,是加速建筑业转型升级,实现建筑业现代化的主导途径 。

中国工程院院士丁烈云认为,智能建造是信息技术与工程建造融合形成的建造新模式 。在工程要素资源数字化的基础上,通过规范化建模、网络化交互、可视化认知、高性能盘算以及智能化决策进行全面赋能 。智能建造实现数字链驱动下的立项策划、计划设计、施工生产、运维效劳一体化集成与高效协同,交付以人为本、智能化的绿色可连续工程产品与效劳 。智能建造增进工程建造历程的互联互通、线上线下融合、资源与要素协同,是实现建筑业高质量生长的重要依托 。

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的北京安贞医院通州院区工地中,施工正在紧张进行 。在北京城建集团北京安贞医院通州院区项目总工程师熊正朝看来,医疗工程专业性强、要求高,结构体量大,组织及质料治理难度大,机电专业较多,管线排布难度大 。而依托高标准的数字化建设,通过推进智能建造,确保了高质量施工 。

熊正朝介绍,通过搭建虚拟建造信息模型,工程在开工就能模拟大部分施工工序,或者对许多不可预见做法通过数字建模进行优化,施工人员在每一个工序开始前就能真正介入,摒弃古板的以“见招拆招”,“摸着石头过河”的形式去解决问题 。通过数字赋能、模拟建造,能够抵达事半功倍的效果 。同时引入数字化治理平台,将施工历程中的种种信息实时上传至治理平台,项目决策者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工程动态,并能快速发明问题,作出决策,调配资源 。

熊正朝说,通过运用5G、大数据、AI人工智能、AR增强现实等先进技术,他们搭建了“5G智慧工地”综合治理平台,让移动互联网、物联网、大数据等与施工现场深度融合,既提高了工程治理效率,包管工程顺利实施,也降低施工现场治理本钱,积极实现绿色建造、生态建造和智慧建造 。

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卖力人介绍,将24个都会列为智能建造试点都会,主攻偏向是以科技立异为支撑,增进建筑业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,培育智能建造新工业新业态新模式,着力解决工程建设保存的生产方法粗放、劳动力紧缺、资源能源消耗大等突出问题,更好发挥建筑业对稳增长扩内需的重要支点作用 。

生长智能建造意义重大,潜力巨大 。通过推动智能建造和建筑工业化协同生长,“中国建造”的焦点竞争力必将不绝提升,建筑业高质量生长结果也会越发亮眼 。

返回列表

上一篇:建设一批高品质绿色健康建筑和低碳宜居示范都会
下一篇D缠建筑业高质量生长,山东这回来“硬”的了!

网站地图